“读后感GO” 1000字

天才班主任的绝招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12-12 09:50 来源:1000字手机版

  近期来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胡建军的《天才班主任的绝招》一书,作者在序中提到了“教育机智”,这绝对不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名词,而且我也深有体会,教师面临的往往是各种各样的学生,想要因材施教,就必须具备教育机智,尤其是对于班主任来讲,面对不同个性特征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做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往往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读完此书,主要讲述了一些如何与学生交流、相处以及处理师生关系的技巧,该书通俗易懂,但是却蕴含着前人无穷的智慧和经验,毫无疑问,对于我这样新入职的教师来讲,是学习如何成为班主任的“宝典”。通过对此书的阅读,结合自身入职经验以及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总结出几点与学生互动的原则,并且也在努力践行中——亦师亦友,若即若离,张弛有度,相机而动。

  做老师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与学生做到“亦师亦友”,这不仅能够使得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有效率,而且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体现。要做到这一步,教师得不失威严的卸下自己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相互了解,消除师生隔阂,培养与学生的亲切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亲切的老师总是能够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如沐春风,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但是,作为一名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也不能过分的亲近,正所谓严师出高徒,若一名老师在学生面前失去了威严,又如何严格的要求学生呢?因此,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还要“若即若离”。在工作中,如果发现与学生过分亲近了,那就需要适当的疏远,并有意识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疏远是比亲近更富有技巧性的一个行为,如何与学生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往往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管理艺术。

  对学生要求过严或过松,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过严的话会使学生们产生厌学甚至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结果。过松的话则会使学生养成懒散的习惯,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因此在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的确值得发扬,但如果学生是被头悬梁,被锥刺股的话,那么也不见得能使学生学得多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最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去学习,甚至爱上学习,只有学得踏实,才能玩的开心。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能够灵活科学的处理这些问题,并充分利用这些问题来教导学生也是一名教师教学技巧的体现。优秀的教师能够把握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言传身教,做到“相机而动”。而这也正是我的奋斗目标。

  简言之,《天才班主任的绝招》绝对是年轻教师想迅速成长为班主任的必备宝典,此时的我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但是我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通过与学生的不断磨合相处、与优秀教师的不断交流、课外不断汲取新的职业及学科知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朱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