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又重读了《于永正与五重教学》这本书中的第一部分“一路走一路盘点。”最受感动的是写作成就了于老师的今天,使于老师一生充实。因为在文字里驰骋,于老师感到身心愉悦,头脑清爽。盘点,即思考;写作,则是思考的物化。于老师一路盘点,一路思考,觉得有十点是成就了他的关键点。
人们都说:“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在读于老师的书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着自己。
(一)乡土,塑造了我的品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融化为童年的血肉,不可分割。”柯灵老师的《乡土情怀》中对于故乡的诠释是如此贴切。于老师的家乡山清水秀,人们勤劳智慧,在劳动之余,听京戏是人们最喜欢的娱乐项目,扶犁掌锄的农民都会哼唱京戏。所以,于老师是听京戏长大的,京戏把于老师领进了中国历史,增加了他的知识,陶冶了他的情操,丰富了他的情感,使他懂得了“真、善、美”,懂得什么叫忠勇,什么叫”用眼睛说话“,什么叫”精气神“,什么叫”以情带声“,甚至京戏告诉他,站在课堂上,手应该怎么放。这一切都塑造了于老师,丰富了于老师的文化底蕴,增强了于老师的表演功底,因为公开课有时候是需要表演的。通过唱戏,练就了于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在朗读方面,”以情带声“是需要学习的,而于老师从小就学会了。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我的家乡虽然没有灵山秀水,但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质朴节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记忆中人们都是几乎同时上地干活,同时下地回家,同时吃晚饭,一切都是那么有规律。农忙的活也都是一样的,播种、施肥、浇水、收割,晾晒等都是同步的。即使哪个年轻人不会干农活,只需跟着别人学着做就行,勤问问有经验的老农,就能掌握住种地的方法。从小耳濡目染故乡人们的勤劳善良,所以我也具有朴实、善良、勤劳的品格,也喜欢过有规律的生活。这一切都是故乡所恩赐给我的,感谢我的故乡!
小时候,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扫盲“,因为故乡的人们有一大半都不识字,在我还不懂事的时候,就经常听到有干部在村里开展扫盲活动,人们都搬起板凳去听课。当时,就有大人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开玩笑说:”你们可要好好学习哟,要不然也要参加扫盲。“虽然那时候不太懂,但好好学习就印在了我的脑中。
上了小学,每当看到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和蔼可亲地给我们上课时,心里就觉得当老师多好,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老师。课余时间里,我们没有电视、手机等,唯一可以消遣的就是和同伴做游戏,演老师同学是我们经常去做的游戏,我通常会选择做老师,把家里的立柜做为黑板,拿一个小棍做为教鞭,学着平时老师上课的样子做起老师来。玩得乐此不疲。
现在想想,之所以现在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和儿时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所以故乡除了赋予我善良、朴实的品格,还奠定了我的志向。
我爱我的故乡!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读后感
相关范文推荐
- 推《赢家的诅咒》读后感【推荐】
- 推《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品】
- 推《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推荐】
- 推《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读后感1000字
- 推最新悲惨世界阅读心得笔记
- 推读《夏洛的网》有感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奇迹男孩观后感13篇
- 推剪刀手爱德华观后感
- 推小王子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学会独立——《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
- 推《爸爸去哪儿》观后感15篇
- 推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集合15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钝感力》读后感400字
- 推《火印》400字读后感
- 推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巧克力味的暑假》400字读后感
- 推《人人皆可为国王》500字读后感
- 推《埋在雪下的小屋》800字读后感
- 推《最想要的礼物》800字读后感
- 推《手斧男孩》600字读后感
- 推《我可以抱你吗宝贝》600字读后感
- 推《月牙儿》800字读后感
- 推《留一只眼睛看自己》800字读后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高雅的边界》读后感1000字
- 推《百岁老人话旧事》读后感900字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 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