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在汉语的成语词汇里并不是什么褒义词,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容易因名字的引导,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先入为主地站在道德高点上思考并解读“群体”,就连笔者也不能免俗,哪怕再深入读来,字里行间也充斥着群体“野蛮”“不理智”“无意识”“暴力”等等贬义强烈的字据。
可到了深夜,又是一个漫长的失眠的夜里,脑海里自主浮现出种种人群,民族的、社会的、行业的甚至是同事圈、朋友圈、还有小家庭等等,想着身边的、过去的人群中的自己,不正是一个“乌合之众”吗?感慨系之,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谁能轻易免俗?
理解这本书先了解它的历史,这部一百多年前的巨著,诞生在时局动荡法国大革命之后,此时的欧洲,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王权的衰败与资产阶级兴起,随处可见的工人暴动,普选权由一开始的形式到慢慢发挥影响,一系列的事件都在显示着:群众的力量在增加。也由此诞生了这本从群体心理角度出发的著作。
其内容闪烁的智慧,迄今都令人赞叹与折服,就算是直接套用在如今社会中集体性的骚动上,都丝毫不过时,拿其中一条来说,“群体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推理能力差,缺乏批评精神,易怒,轻信,头脑简单”。
这话说的已经谈得上极端让人觉得荒谬,可旁观着疫情下各国暴乱冲突的集会,尤其是疫情初期与后期各国人群的态度转变,昨日气势汹汹地断言“疫情是个骗局”,今日可能就戴上了限制自由的口罩,就算着眼于身边,这样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今天公布连花清瘟“可能”有功效,明天各地的药店便断了货,甚至还有人用大蒜加醋防疫,各种花样齐头并进。
种种不可理解的行为,虽然有历史根基、民族文化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当个人深处群体中时,群体的恐慌会加速会传递给个人,在受到群体性生命胁迫时,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们本能地开始轻信流言,讨伐攻击意见或行为相左之人,与理性思考相比,人群中的大众更愿意去信奉,追捧一位可以帮自己做出选择的英雄。
书中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论断,讲的是领导者如何让自己的言辞更有说服力,靠的不是严密而富有逻辑的讲词,亦不是华丽的词藻,而是生活中随处可听见甚至也在运用的言语技巧:断言、重复、夸张。
就像奥巴马竞选的公共演讲稿中,“Yes we can”这句话曾反复提到,这对于经济危机冲击下无数挣扎的人来说,它蕴含着无数希望;还有电视媒体上绝大多数的广告,商场电商销售的推销词,都无一例外运用着这些技巧,通过反复夸张式的断言,让言辞隐藏在无意识中,慢慢占据脑海的上风,虽然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看到其中漏洞,然而在群体中的人们多数是不会去思考的。
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书中关于群体心理的论述至今适用,这不禁让人赞叹,但是也正因为过去一百多年,这本异国的文化心理著作,读起来一些观点颇为不解与不认同,在我看来,这是两个时代的观点碰撞,两种文化的交锋,对于争议之处,不必急于批判,也无必要认同,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且做一个“乌合之众”来感受下自己的“理性”与“感性”。
《乌合之众》读后感1000字
- 上一篇:《白夜行》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相关范文推荐
- 推《赢家的诅咒》读后感【推荐】
- 推《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品】
- 推《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推荐】
- 推《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读后感1000字
- 推最新悲惨世界阅读心得笔记
- 推读《夏洛的网》有感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奇迹男孩观后感13篇
- 推剪刀手爱德华观后感
- 推小王子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学会独立——《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
- 推《爸爸去哪儿》观后感15篇
- 推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集合15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钝感力》读后感400字
- 推《火印》400字读后感
- 推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巧克力味的暑假》400字读后感
- 推《人人皆可为国王》500字读后感
- 推《埋在雪下的小屋》800字读后感
- 推《最想要的礼物》800字读后感
- 推《手斧男孩》600字读后感
- 推《我可以抱你吗宝贝》600字读后感
- 推《月牙儿》800字读后感
- 推《留一只眼睛看自己》800字读后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高雅的边界》读后感1000字
- 推《百岁老人话旧事》读后感900字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 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