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打破认知的观点,教育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让我们怀疑和不确定!
对这本书最初的好奇来自于盖茨的评价,讲述一个魔门教徒如何通过教育实现自我,继而查阅了本书的评价和作者介绍,“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作者17岁之前没接受过一天正经教育,最终却取得了剑桥硕士哈佛博士。于是脑袋意定这是一本励志的人物自传,迅速入手。
选择疫情再度来袭有点荒诞的2021开年,如饥似渴读完这本书。如饥似渴,只是因为想知道作者塔拉什么时候彻底摆脱了家庭的困扰,就这样坚持着读到了最后,但抱着这样的期望每一页都是折磨、压抑。它不励志、不鸡血,反而充满了压抑、自我怀疑。
作者用了将近400页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成长在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扭曲的原生家庭,拥有偏执躁郁和绝对权威和控制的父亲,习惯听从父亲的母亲,残酷暴戾的兄长。他们不相信公立教育、不相信医生,不相信抗生素,死活听天由命,女人即服从。从出生下来,便接受父亲权威讯息一直到17岁的她,那种深入骨髓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在面对教育带给她全新的认知时,那种矛盾、那种自我怀疑、那种即便掌握了再多再多的思想和理论,却也难以破除已根深蒂固的认知观的矛盾冲突,那种做自己就意味着与家人必须决裂的痛苦以及过程中的自我还是妥协的撕扯,那种懦弱胆怯,那种感受不到父母之爱的伤心欲绝,我想教育给予她的并不是我们羡慕的哈佛、剑桥的光环,而是混合着眼泪和鲜血挣扎中的自我对话,以及如何认清自己、如何做自己的艰难撕扯的心理斗争。
真正的教育可以带来如此彻底的撕裂,也可以给予人最大的勇气去认知和定义自我。无知、控制、暴力只有在被了解之后才是问题,而之前它们以爱的名义天经地义的存在着。你甚至无法指责,这些痛苦在另一些人心里来自于神。当受到教育启蒙后,抛弃那些曾经的“真理”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因为这意味着背叛,意味着孤独地去承担新世界的重量。即便作者在自我认知中与家庭产生了决裂,她一再渴望回到巴克峰,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理解,哪怕最后还在以可能的记忆偏差而给父亲开脱。
我想这也就是羁绊作者的对原生家庭的爱。有的评论说,父亲其实是爱她的,可我从头到尾却没有感受到这种爱,只有无尽的对这位父亲的讨厌。
《你当向鸟飞过你的山》读后感
- 上一篇:读《傲慢与偏见》有感五篇
- 下一篇:读《呼兰河传》有感1000字
相关范文推荐
-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读后感
前几天心血来潮,从当当上买本书来看,通过买回来后对其的态度而言,总体来讲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花费了4个晚上的时间,最终还是将它看完了,毕业后看的第一本,这种感觉很不错,希...
- 推《赢家的诅咒》读后感【推荐】
- 推《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品】
- 推《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推荐】
- 推《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读后感1000字
- 推最新悲惨世界阅读心得笔记
- 推读《夏洛的网》有感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奇迹男孩观后感13篇
- 推剪刀手爱德华观后感
- 推小王子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学会独立——《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
- 推《爸爸去哪儿》观后感15篇
- 推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集合15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钝感力》读后感400字
- 推《火印》400字读后感
- 推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巧克力味的暑假》400字读后感
- 推《人人皆可为国王》500字读后感
- 推《埋在雪下的小屋》800字读后感
- 推《最想要的礼物》800字读后感
- 推《手斧男孩》600字读后感
- 推《我可以抱你吗宝贝》600字读后感
- 推《月牙儿》800字读后感
- 推《留一只眼睛看自己》800字读后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高雅的边界》读后感1000字
- 推《百岁老人话旧事》读后感900字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 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