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此书,这段话吸引了我——她不仅仅喜欢课堂,喜欢孩子,更善于用一种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天的工作。课堂教学中的灵光乍现、学生学习中的点滴变化、班级管理的文化建设、学校沟通的智慧艺术……她都用勤劳的笔记着、反思着,并确立课题后研究着。
这段话似乎激起了我对自己职业有了一个全新认识。从教十年有时,偶尔也会有一种倦怠感和疲惫感,不过更多的时候是想自己能像本书作者王怀玉老师那样,用最初的那种热情和激情来对待每一天的工作,用空余时间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用教学中的经验不断反思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系列问题,进而去改进、去研究,最终不断完善自己。
书中提到教育的“三大支柱组成”让我很受启发:
①家庭教育(教育基础之基础):孩子从出生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需要学会生活的本领、养成良好的习惯、培育优良的品德……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孩子所有社会生活的开端。
②学校教育:帮助学生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教育场所和机构。
③社会教育:努力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监督家长和学校的教学行为,并努力配合家长和学校拓展孩子的学习视野;明白“谁想为孩子谋福利,就必须随时随地先为父母谋福利,做实事,余下的事情只需顺其发展。
然而时常我们的认识都被单一的局限了。我们总是在强调,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发力,要达到三者合一的效果。可是我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总是把教育的第二责任人推到最前锋,让它承担了很多职责之外的事情和责任。然而我们的第一责任人——家长,他们的教育意识常处于空缺的状态,他们更多的是把着力点定在学校教育中,基本上没有考虑到第一教育人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个时代,作为教育人(第二责任人)肩负的责任和压力相当重大。
面对当前的这种现状,我想唯一能做的就是沟通。通过家校之间的沟通来及时实现思想和情感传的递和反馈,然后相互理解、相互制约,达成教育共识。
美国教育家赫斯伯格说:“学校要变得更好,我们就需要更多积极参与子女教育的家长。参与教育的家长越多,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国家的教育都将变得更好。”
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家长参与教育,不与家长建立起融洽、合作的双边关系,只想单打独斗完成教育任务,将会使教育工作变得异常艰难。
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读后感
相关范文推荐
- 推《赢家的诅咒》读后感【推荐】
- 推《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品】
- 推《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推荐】
- 推《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读后感1000字
- 推最新悲惨世界阅读心得笔记
- 推读《夏洛的网》有感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奇迹男孩观后感13篇
- 推剪刀手爱德华观后感
- 推小王子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学会独立——《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
- 推《爸爸去哪儿》观后感15篇
- 推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集合15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钝感力》读后感400字
- 推《火印》400字读后感
- 推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巧克力味的暑假》400字读后感
- 推《人人皆可为国王》500字读后感
- 推《埋在雪下的小屋》800字读后感
- 推《最想要的礼物》800字读后感
- 推《手斧男孩》600字读后感
- 推《我可以抱你吗宝贝》600字读后感
- 推《月牙儿》800字读后感
- 推《留一只眼睛看自己》800字读后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高雅的边界》读后感1000字
- 推《百岁老人话旧事》读后感900字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 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