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观后感
陈柯烨
这是疫情以后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有一点点小期待。听说这个电影是管虎为了上映剪来剪去才得到这个版本才能顺利上映,但是看后我喜欢这个结局,一个没有结果的结局,一个不必解释说明的结局,一个给人无限想象的结局......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上海主战场之一的战事,“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电影主线还是全程清晰紧凑的,在战争面前人们崩溃的心理状态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人们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事情能够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这才是王者。
谢晋元做到了,不愧是国军的将才。人要是想成事就要一心一意不要总是想来想去,三心二意什么也干不成。还要有事事分析的能力,在电影里国民党升旗与不升旗的过程中,一部分人是为了坚守的目标,也为了生存下去;另外一部分人是为了更大的价值更远的利益去看,这个使我看到了你是主动出击的人还是按部就班的人,主动出击有风险可能会全军覆没,可是按部就班就是任人宰割缺乏狼性。
另外,主要的三个故事人物也刻画的相当到位:姜武是只会吹牛一遇到事情就怂了、张译是老算盘一直苟且到最后、王千源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汉形象,但是他是聪明的不会主动冲锋陷阵,除非是命令,因为他了解也清楚如果逃避也是被处死还不如硬着生。
他们无意杀死小四川的时候只是懵的状态,张译还在为自己找借口在美化自己,为了苟且的生活下去。最终的一个镜头也是那种懦弱的生存,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那些麻木的中国人,那简直是一个模子生动形象的刻画,只有在大众都起来呐喊的时候也捎带苟延残喘两声,如果让自己站出来估计吓破了胆。
姜武跟过老张、老冯有句话说的对就是个老兵油子,在队伍里吹吹牛,一到真格的就是怂瓜,这也是一种生存之道算是居其中,不想跑只想安稳的混下去,遇事不冲结束后第一个冲到前面这也许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吧。王千源呆的队伍没有怂包,但也只有一股子拼劲儿,并没有主动出击思索的思想。
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不要说国民党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和贡献,都是中国人,都是华夏子民,是他们的付出,珍惜现有,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状态。
一河之隔是完全的两个世界,对面是夜上海的情形,相反对面就和罗生门的场景差不多,全部是满面疮痍,谁不想像张译那样逃过去打着自己的算盘过上苟且的生活,我也不是说我多高尚,只是感觉,没准我到时候还没有他的意志品质,没准和方记者一样只为利益四处出卖情报,包括自己同胞的处境,没有人感化他,在最后为了活命他也是只拿了手帕,而摄像机被枪打碎,摄像机是一个战地记者的命,他们在用摄像机来表达来传达,而他却轻易的放弃了,不得不说人们没有太多的信仰,不会相信中华民族会站起来,知识为了能够将这些影视资料换取更大的利益。
在最后大家冲桥的时候,即使在这样生命攸关的时刻,大家还能保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准备着,体现出了一定要在大的环境中磨炼和吸取好的事情和东西,只有这样才会练就最佳的素养,最后冲桥没有人是为了活命,都是命令一下即使上刀山下油海都没有任何顾虑,中国不会亡充分得到了体现,冲过去是火种为了更好的将来抗击侵略者。但是杂牌军就是炮灰是利益的牺牲品,影片没有详细的写王千源和姜武最后的状态,因为他们是被抛弃舍弃的人,我相信他们也有顾虑也不想死尤其是姜武,不过真心不带他们玩了,跑也是死、落下个好名声的死也是死。最后只是几声枪响就说明了一切,说明了他们的命运。
八佰并不是真的八佰壮士,而是一种精神,一个火种,一个可以传播的星星之火,保持高度警惕,有机会参军丰富人生,但人们都说和平年代不当兵,可是当兵是为了磨炼,是为了理解服从就是命令,这个军人的天职。
我们要纪念的,是所有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人。他们在为谁而战?为的不是党,不是军,甚至也不是为民,更不是为自己,这口气能够坚持下来,为的就是这口气本身,要这口气在,为的是后人的评说。后人是谁,就是我们。这也是我们今天来看他们,能够感到极大震动的原因。
他们战斗到最后,想到的是家里的父母兄弟,是妻子儿女,是家里的地,还有自己像个人的模样。我们为此而动容,为此而落泪。他们知道自己为谁而死,我们知道我们为谁而哭。
几百人,能映出百万人,千万人,亿万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置身于那时那地,又是否能比他们更勇敢?看到电影中那些士兵绑着手榴弹一个个高喊名字跳下楼去时我落泪了,我的泪水,并不是因为电影里可能经过虚构加工的情节,而是为那些历史上真正用血肉筑起了长城,却没有机会喊出自己名字的人。
从结果来看,这场战役无疑是败退的,524团不过是组织用来拖住敌军、获取国际社会信任的一步棋,这场保卫战也只是演给人看的一出大秀。这让战士们的牺牲看起来多少有些荒谬。但仔细想想历史不外如此,就像电影里所点出的——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管虎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一点,而是用审慎而敬畏的反思去选择直视,可看出其格局之大。的确,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战争的背后不止有冷冰冰的政治,更是无数个有名有姓、有热血、有抱负的人,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壮举,不该被历史遗忘,也不该被你我遗忘。正如冰冷的政治,不该盖住滚烫的血。
电影《八佰》观后感1400字
- 上一篇:《除暴》观后感1200字
- 下一篇:电影《八佰》观后感1500字
相关范文推荐
- 《八佰》观后感(合集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佰》观后感(合集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 《八佰》观后感【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佰》观后感【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范本五篇
《八佰》讲述了史料记载,在淞沪会战中,蒋介石有多处错误的决策。该坚决进攻的时候突然叫停,该紧急撤退的时候,又突然让部队再坚持几天。他的错误判断,皆基于西方国家干涉日本的幻想。小... - 2021年电视剧区八佰观后感范文五篇
八佰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1年电视剧区八佰观后感... - 电影《八佰》观后感1500字
电影《八佰》观后感 作者:宋文蛟 2020年10月18日,昌吉友好国际影城放映国产影片《八佰》。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眼里含着泪水,久久不想离开影院。《八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为背景,... - 《八佰》观后感800字
《八佰》观后感 看了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并没有塑起顶天立地、高大英勇英雄的群像,我看到的,只是普通人在面对战争时的恐慌,也看到普通人面对侵略的麻木到愤怒到觉醒到反抗。 一直害...
- 推《赢家的诅咒》读后感【推荐】
- 推《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品】
- 推《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推荐】
- 推《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读后感1000字
- 推最新悲惨世界阅读心得笔记
- 推读《夏洛的网》有感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奇迹男孩观后感13篇
- 推剪刀手爱德华观后感
- 推小王子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读后感100字大全10篇
- 推学会独立——《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00字
- 推《爸爸去哪儿》观后感15篇
- 推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集合15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钝感力》读后感400字
- 推《火印》400字读后感
- 推钓鱼的启示读后感范文
- 推读《梅花魂》有感
- 推《巧克力味的暑假》400字读后感
- 推《人人皆可为国王》500字读后感
- 推《埋在雪下的小屋》800字读后感
- 推《最想要的礼物》800字读后感
- 推《手斧男孩》600字读后感
- 推《我可以抱你吗宝贝》600字读后感
- 推《月牙儿》800字读后感
- 推《留一只眼睛看自己》800字读后感
- 推读《我真“倒霉”》有感
- 推《高雅的边界》读后感1000字
- 推《百岁老人话旧事》读后感900字
- 推《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篇)
- 推《镜花缘》读书笔记
- 推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 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
热门文章